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快3大小单双有没有回本技巧 > 新闻动态 > 两大平台落地,“鹏城岐黄论坛”第八期活动助力中药临床转化与技术突破_发展_传承_药学
两大平台落地,“鹏城岐黄论坛”第八期活动助力中药临床转化与技术突破_发展_传承_药学
发布日期:2025-05-23 17:14    点击次数:56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通讯员 陈萍 文/图

4月26日,深圳市岐黄学院“鹏城岐黄论坛”第八期活动于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举行。

本期论坛以“中药临床转化与技术突破”为核心议题,吸引了全国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中医药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中医药创新发展新路径。

活动现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临床药师协同培训单位”与“曹俊岭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正式揭牌,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两大平台落地 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

展开剩余77%

当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临床药师协同培训单位在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正式成立,这一合作将为该院临床药学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双方将围绕辨证用药、中药炮制、剂量与煎服法、中西药配伍及安全监测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旨在探索纯中医临床药学服务新模式,提升中医药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曹俊岭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也正式扎根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该工作室以“传经典、育人才、强技艺”为使命,充分借助智能化教学设备,大力推进中药炮制、鉴定、制剂等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据介绍,在未来3年,工作室将聚焦岭南中药炮制特色规律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开展以及高级职称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让传统中医药技艺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健康需求,促进宝安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宝安区卫生健康局的正确领导下, 该院教研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成功引进了4个“三名工程”团队,为推进中药学、肿瘤科、针灸科、治未病科等学科发展提供强大引擎,院内已建立19个名医传承工作室,逐步形成了“大师引领-团队攻坚-梯队传承”的3级人才架构,不断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

3大主题讲座 共探中药发展前沿

当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曹俊岭教授以《医疗机构制剂转化的现状与发展》为题就医疗机构制剂转化的现状与发展作了专题报告,剖析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的政策瓶颈与技术路径,提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跨区域协作平台”的破局思路。

据悉,曹俊岭是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及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长期致力于中药合理应用与安全性评价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教材》等著作13部,并主导中药临床药师培养体系与行业标准建设,为中药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及政策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马骁驰教授其聚焦《代谢靶点表征方法构建及其在中药研究的应用》主题,针对当前中药成分作用机制不明的痛点,通过聚焦药效物质—代谢酶(靶点)—作用途径之间的规律,为阐释复方中药机理提供全新工具。

马骁驰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岐黄学者,长期致力于中药药效物质与代谢研究,开发了靶点快速表征技术体系,主持国家杰青、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及省级科技奖5项,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中医药10大学术进展,为中药现代化及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澳门科技大学朱国元教授聚焦中药复杂成分体系中新成分发现的新策略应用与思考,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主题讲座。

据悉,朱国元是澳门科技大学副教授,深耕中药质量研究与活性成分开发领域并取得突出成果,发现60个新骨架化合物和近400个新化合物,首次揭示人参抗肿瘤成分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获10项国际专利,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协作中发挥了重要桥梁作用,其学术成果对提升中药质量标准具有深远意义。

接下来,该院将以创新驱动传承,加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推动智能诊疗设备、AI辅助系统等成果转化;以开放促进发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协作,探索产学研一体化路径;以人才夯实根基,完善“老药工-名中医-青年骨干”传承链条,推动中药事业薪火相传,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深圳力量。

编辑:陈溶冰

发布于:广东省